第681章 旧事重演
寨子的大门紧闭,门前,两名身形魁梧的土匪把守着,他们手持大刀,警觉地望向四周,目光煞是凶狠。九皇子担心被土匪发现,不敢靠得太近。
只是他觉得这个山寨有点眼熟,像是在北山上见过的那个。
两处皆是在半山腰上寻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建山寨,山寨易守难攻的。
这很像是李先生的手笔。
虽说有夜色作为掩护,可九皇子行事谨慎,不敢轻易涉险。
他并未深入探寻,而是悄无声息地折返,回到了客栈。
夏清宁一直候在客栈,见九皇子现身,立刻疾步迎了上去,眼中满是急切,连声问道:“可有受伤?”
“并未受伤,只是守卫极为警惕,我不敢轻举妄动。”
九皇子微微摇头,轻声回应。
虽说此番未能彻底查清楚土匪窝的详细情形,但九皇子也并非一无所获。
盘踞在雁门城的这群土匪甚是嚣张,他们似乎对老巢的位置十分自信,完全没有做任何遮掩的意思。
九皇子在回来的路上,发现了土匪们下山时留下的诸多痕迹。
瞧那模样,当时下山的人数应当不在少数。
蜿蜒的山路上脚印杂乱,草木被踩踏得东倒西歪。
他暗自猜测:这或许与押送百姓的粮食有关。
“接下来殿下有何打算?”
夏清宁微微压低声音,轻声问了一句,秀眉微微蹙起,面上满是担忧。
他们如今还无法与土匪正面硬刚,就怕土匪在援军未到时再度下山。
九皇子略一思索,“我打算与护卫一同去摸清楚土匪窝周边的地形,而后再做下一步的谋划。”
夏清宁轻轻点了点头,应了声“好”,又不放心地叮嘱他万事多加小心。
天公作美,土匪们行事又大意,留下了诸多破绽。
不过短短一天时间,他们便合力绘制出了一张地图。
夏清宁与九皇子对着地图细细端详,皆是愁眉不展。
“这土匪,果真有嚣张的资本。”
夏清宁看着地图,不禁有感而发。
“他们的军师李先生跟随平王多年,想必在军中历练过,懂些兵法谋略,倒也不足为奇。”
九皇子目光紧紧盯着地图,口中喃喃说道。
土匪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,他们盘踞在山上的制高点,视野极佳,将周边的一切动静尽收眼底。
不仅如此,他们白日里还在各个坡度的高点上设立了哨点,有专人值守,稍有风吹草动,便能立刻察觉。
这些是上次九皇子前去探查时并未发现的,又或许是夜间哨点无人值守,才让他有了可乘之机。
除了这些,山寨本身的天然优势更是显著。
前方是连绵起伏的山,仿若一道天然屏障,背后则是陡峭的悬崖,真可谓是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
怪不得官府多次派兵剿匪,却屡战屡败,铩羽而归。
此地的情况,远比他们预先设想的还要棘手。
夏清宁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原书中的描写,“九皇子九死一生,大夫束手……”
她心中暗自发誓。
【我既然来了,就绝不会让旧事重演!】
对于能听到夏清宁心声这件事,九皇子早已处变不惊。
他早已习惯了时不时听到她的心声。
只是此次她提及的“旧事”二字,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。
这旧事,显然与他、与剿匪之事紧密相连。
可这能听到别人心声的本事,实在是太过诡异离奇,他无法向夏清宁求证,只能憋在心里。
就在这气氛逐渐朝着诡异莫名的方向发展之际,旁边的侍卫忽然开口打破了僵局。
“殿下、小郡主,或许咱们可以尝试使用投石机。”
那侍卫目光炯炯,透着几分兴奋。
“我在军中时曾亲眼见识过投石机的威力,只需一轮,便能击破土匪的防守。”
夏清宁眼神颇为古怪地瞥了他一眼,心中暗自诧异,没想到九皇子带来的人当中,竟还藏着这般能人。
“不可。”
九皇子却直截了当否定了对方的提议。
见众人面露疑惑,他缓声解释道:“投石机主要用于攻破城门,虽说威力巨大,可其本身极为笨重,移动不便。”
“再者,若是要动用投石机,还需向父皇请示,这一来一回,耗费的时间太久。”
夏清宁紧接着附和。
“确实太久了,等投石机运过来,土匪怕是早就闻风而逃了。”
“依我看,他们易守,咱们当先把守住外面的关口,断了他们的退路,防止他们逃走。”
“我有些担心,若是这些土匪是平王的私兵,会不会暗中修有密道!”
提及密道,夏清宁是真的心有余悸。
她甚至忍不住怀疑,平王这些年莫不是一门心思挖密道了。
提及密道,九皇子亦是头疼不已。
“这密道应当是不存在的。”
“即便真有,想来也不会太长。”
“我曾查阅过雁门城的情况,这些年并未发生过什么大规模的征调,没有修建密道的契机。”
闻言,夏清宁暗自松了口气。
她目光重新落回地形图上,伸出手指,指向其中几处关键的地方。
“这几个地方,务必要守住,绝不能让土匪下山祸害百姓。”
说罢,她微微顿了顿,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“咱们不能打持久战。”
“土匪们抢走了百姓的粮食,咱们手头的粮食或许还没有他们充裕,一旦陷入持久战,咱们耗不起。”
九皇子听了她的话,微微皱起眉头,目光死死盯着地形图,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。
就在此时,外面传来更夫悠长的喊声:“天干物燥,小心火烛。”
其中一名侍卫像是突然被灵感击中,情绪激动地叫嚷起来。
“可以用火攻啊!咱们烧掉他们的粮草,让他们断了补给,让他们不得不跟咱们开战。”
夏清宁闻言,一时之间竟有些语塞。
过了片刻,才反问道:“你可知道对方的粮库在哪儿?”
“再者,若是把粮草都烧了,即便解决了土匪,百姓往后又该吃什么?”
一想到当地县令做出的蠢事,她就气不打一处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