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9章 粮食出问题
“你中午便进宫了,这时才回来,话没说几句就要去看粮仓,再怎么着急,也得注意你自己的身体呀!”琴娘刚开始时有些严厉,说到后面,语气却越来越软。夏清宁欲走的脚步一顿,抱住娘亲的手臂撒娇,讨好道:“好啦,我明日一早出发便是。”
“这还差不多。”琴娘心中松快些许,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了晚饭。
次日一早,夏清宁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,叫了马车直往蔬菜基地奔。
待她真正来到山上,看到眼前装修得十分坚固且巨大的粮仓时,一直紧绷的小脸终于露出了些笑容。
“不错,不错。”夏清宁进到每一个隔间,仔细观察通风和漏水情况,没有一处令她不满意。
李雨拍着胸脯道:“我做事,你岂还有不放心的道理?”
“参与这次修建的工人每人赏三两银子!”夏清宁高兴,小手一挥,直接道。
闻言,工人们也跟着喜笑颜开起来。
三两银子,也需要他们干上好些日子,才能赚回来了!
如意郡主果真人美心善!
待把工人们都遣送走,夏清宁又招呼着李雨和黄氏一家人前往钱庄主家运粮食。
“咱们分批前往,不要一次性去,以免太过惹眼!”临行前,夏清宁特意交代道。
屯粮本就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,眼下虽然看着十分太平,可朝中风起云涌,政变也是一触即发的事情。
若让别人知道她在屯粮,只怕会引起恐慌和不必要的猜忌。
“放心吧!我们再把运输的马车伪装成普通的,别人更不会注意了。”李雨笑道,他早就做了万全的准备。
“那就好。”
夏清宁放下心,随着他们一同出发。
因着怕出什么差错,夏清宁每一趟都全程跟着,夏文曜和夏文翰心疼妹妹,说要换一换她,她也不肯。
直至天色渐暗,才开始运输最后一趟。
夏清宁站在一旁,看着小厮们一袋袋地往车上搬粮食,莫名觉得有哪里不对。
等到全部装车完毕,即将出发的时候,她突然拦住了马夫。
“可是有什么问题?”钱庄主不解。
夏清宁并未回答,而是走上前去,揭开盖着粮食的布,随手打开一袋。
她抓了一把,拿在手心,瞬间变了脸色:“这粮食有问题!”
“什么?这不可能!”钱庄主下意识否决,他走上前,又亲自开了好几袋粮食,发现皆是好的粮食里面还掺了些坏的。
“这这这……”钱庄主说话都结巴了,他看向夏清宁,满脸冤枉:“夏小姐,这你可得相信我,我可不是会故意做出这种事情的人啊!”
夏清宁看着坏掉的粮食,满脸凝重,一言不发。
钱庄主着急起来,道:“这样,这一车的粮食我都不收你的钱,若是你回去再发现还有坏的,我都如数将钱退你,如何?”
夏清宁幽幽的目光这才落在钱庄主身上。
她倒不是有多不相信钱庄主的为人,毕竟他和王夫人是亲戚,实在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做手脚,传出去,对自己的名声也不好听。
只是这事儿,实在蹊跷。
好端端的粮食,怎么就掺上坏的了呢?
“钱庄主,赔钱是一回事儿,只是这庄子里,恐怕是混入了什么手脚不干净的人吧?”
夏清宁提醒道,她稚嫩的声音微扬,不乏威胁之意:“我是皇上亲封的如意郡主,谁今日欺瞒我,那便是不给皇上脸面。”
她故意把问题说得很严重,“愿做这种事的人,可有想过自己该当何罪啊?”
钱庄主满是威严的眸在现场扫视了一圈,果真见到一个身体微微颤抖的小厮。
他低着头,一副做了亏心事,生怕被发现的样子。
“小唐,你抖什么?”钱庄主冷了神色,问道。
这人他有印象,前些日子母亲病重,请假回家了好些日子,最近才刚刚回来。
“我、我……”小唐浑身抖得更加厉害,扑通往地上一跪,道:“庄主饶命!小的也只是一时糊涂啊!”
他哭诉着,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:“前些日子,母亲看病花了不少银钱,我这才出此下策,想多赚点银钱。”
闻言,钱庄主也只能长叹一声,道:“你若有困难便直说,何必用这种手段呢?”
小唐抹着眼泪,不说话了。
“人亦有七情六欲,略惩小戒便算了吧。”夏清宁没想到,竟然牵扯出这样一个凄惨的故事,主动开口愿意不计较这事儿。
“多谢如意郡主!”小唐拼命地朝夏清宁磕着头。
夏清宁却受不了这种动不动就磕头的礼节,亲自将他扶起,道:“只愿你好好做人,若是有困难,也可来夏家找我。”
“既如此,那便罚你三个月的工钱,抵了这粮食。”钱庄主顺势道。
小唐眼眶含泪,满眼感激,真心实意道:“多谢钱庄主宽宏大量!”
这个小插曲就这么过去。
夏清宁带着黄氏一家人把坏掉的粮食全挑出去,剩下的,则全部放入粮仓。
此刻,夏清宁才真正觉得,这粮仓实在是大!
八千石粮食都放完了,还余有相当大分空间。
若真是打起仗来,光有米饭也是不行的,鸡鸭鱼猪肉等也得都备着。
夏清宁心中思量,很快有了下一步计划。
“李雨,你带着他们,多去村子里收些肉类来,做成腊肉,也一并存储在这里。”
“好。”李雨应下来,“只是需要多少为好呢?”
“多少?”夏清宁眼珠子一转,道:“越多越好。”
李雨此时已经见怪不怪了,只答应夏清宁的要求,“行。”
收肉类的事情才进行了没几天,就遇到村民闹事。
一个妇人叉着腰,蛮横道:“你们平白无故要这么多肉做什么?是不是好都收了去,再让别人高价买回来?”
“要我说,无奸不商,这亏本的买卖他们从不做!这肉呀,不能卖给他们!”
她此话一出,倒真得了不少人的认同。
李雨再带着人进村子的时候,许多村民都唯恐避之不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