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
不过,买了六六大顺礼盒的,就不能参与本店买两块沐发皂就送染色款羊奶皂的活动了。原本,这六块皂加起来价值二百二十五文,现在只要一百六十六文就能买到,特别划算。
而且,限量一人只能买一份,一共是一千份,买完即止。
三天前,在襄州找了很多小孩子,开始发手写传单,宣扬玉颜堂开业的日期,以及开业当天的活动。
开业这天,门口来了好多等着抢购的客人,苏宸放了几卷炮仗,玉颜堂的牌匾以及店内都挂着红绸,苏昀特意请假回来捧场。
江遇也来了,还带了许多侍卫暗中保护,以防止有人作乱。
不过,他没有露面,而是在隔壁的酒楼看着这一幕。
苏莞拿着剪刀,剪断了绸带,玉颜堂正式开业。
宾客们一拥而入,全是来抢购六六大顺礼盒的,一千份六六大顺礼盒,能赚一千六百六十两,除去定制礼盒的钱,还有原材料,纯赚一千五百两。
说到营销,那没人比苏莞更会营销了。
不仅如此,今日玉颜堂的单品,前三天都享受立减五文的活动,买就送基础款羊奶皂,优惠多多,福利多多。
不过一上午的时间,六六大顺礼盒就被抢购一空。39|
第202章-玉颜堂开业大吉
苏莞还有苏家人忙了一天,一直到晚上打烊,加起来准备好的一万块皂都卖的干干净净了。
光是礼盒里面就有六千块皂,其他的都是打包卖出去的。
送出去的基础款羊奶皂和染色羊奶皂就多达两千多块。
好在,作坊还有不少备货,明日上架继续售卖。
苏莞最后算总账,想看看今天一共赚了多少,最后算下来,总流水竟然达到了两千八百两。
而除去原材料钱,她们保底估算,能赚二千五百两。
按照这样下去,羊奶皂的收益,已经远远超过了她原本的预期。
她把今天的收益告诉大家的时候,大家全部都震惊了,这还只是第一天的营业额,按照这样下去,一个月下来得赚多少?
“苏莞,你好厉害啊,今天把我都看呆了,那六六大顺礼盒,搞得我自已都想抢两套来用用。”
苏昀是真的服,苏莞做生意,没别的毛病,三句两句话,把大家弄的心痒痒的,看似是他们商家亏本赚口碑,实际上他们也没少赚,而且,那些客人们就好像是怕错过这次便宜似的,挤破头的抢。
“洒洒水啦!”苏莞十分不谦虚的扶了扶自已的发髻。
“是啊,光是这襄州一家店就能这么火爆,日后要是在其他州府开了分号,可就不得了了,清清,你一定要好好和莞莞学习算术,莞莞如此信任你,你可不能辜负她的信任。”
舅舅听见一天赚了二千八百两,面上也难掩激动。
他坚信,女儿跟着外甥女,日后只会越活越好。
“爹,我知道,我有时候觉得,我一个姐姐,还不如自已的妹妹半分能干,只觉得惭愧,不过好在莞莞不会嘲笑我,我心里十分高兴。”
杨清清很满足了,苏莞给了她一份体面,日后她嫁了人,凭着这份体面,也能过得很硬气。
“你们就别捧着我,生意好也就这几天而已,过了这几天,襄州府的百姓们,大部分都买到这么多羊奶皂了,得用一段时间,之后生意可能就不会这么好了,舅舅抓紧去花场看看,有没有什么新开的花,赶紧定一批回来,上新款香味的皂才能稳住客源,
如今羊奶皂是襄州炙手可热的东西,人都有收藏心理,尤其是女人,听说出了新的胭脂,都会忍不住去买,羊奶皂也一样,出了新的香型,尽管家里的还没有用完,她们也还会再来,毕竟有的花花期短,卖完了就没了。”
苏莞不愧是过来人,在现代她不就是这样的,一有什么热门色号,她就忍不住剁手,好多只涂了一次两次的,全部堆积在那里,后来穿书了,她时常想起自已曾经打下过的江山,还没来得及消受,她心里就抽的疼。
当时,她一个男同事还笑话她,就一张嘴,买这么多,能涂的过来吗?
“好,我明日就去花场一趟,不过还有一事,我得和你打声招呼,咱们现在的货供求太大,人手还是不够,但是买人的话,又不知道往哪里安排,院子也不够用了,上一批皂晾晒需要三四天,院子占满以后,这期间就不能再做新皂,
刚好,作坊隔壁那户人家要搬走了,我无事的时候和她们聊过几嘴,她们正打算把房子转给牙行,我心想,这不好事吗?到时候把两边打通,他们家那个院子也够大,打通以后再留几间房出来,正好可以买几个新人,不愁没地方住。”
舅舅也是为作坊尽心尽力,留意着这些潜在的问题。
苏莞若有所思的点点头,问道:
“舅舅,你打听过了吗,他们转手,要多少银子?”
“打听过了,他们买的时候是花了近四百两,如今也住了十来年了,他家二儿子这些年做小吃生意,赚了点银子,打算换个新的院子,所以这院子,就二百八十两转出去。”
这些问题,舅舅已经都打听过了,他也是觉得合适,不然不会和苏莞提。
苏莞也发现了舅舅说的这些问题,新来的朝云和彪子,如今还得和芒种她们挤在一起,是不太方便。
“那行,明天我亲自去看一趟,如果合适的话,我就买下来,到时候打通院子的事,就辛苦舅舅你来做了,年底的时候,我给大家分红。”
“不辛苦,不辛苦,莞莞这话说的就言重了。”舅舅连忙摆手。
玉颜堂准备打烊,这时候江遇身边的暗卫却突然过来了,进门便朝着苏莞一抱拳:
“姑娘,我们少主见诸位今日辛苦,已经在月满西楼摆了一桌酒菜,请你们过去用晚膳。”
确实,今日大家忙了一天,中午的时候,趁着客人少,匆匆对付了一口饭,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吃饭的,想来大家也都饿过头了。
“那就去吧,今天咱们开业第一天,大家都辛苦了,咱们也该好好庆祝一下开业大吉,就去月满西楼,搓一顿去。”
苏莞发了话,大家自然乐意跟着去,只是朝云和彪子就主动说她们不去了,要早点回去休息,准备明天的开业。
苏莞也是个体贴的老板,便给了他们二两银子赏钱,叫他们去买点想吃的带回去,估摸着,芒种那边也给他们留了饭菜。
“多谢东家。”
“不用谢,好好做事,都机灵点,日后这样的赏赐,还多着呢。”苏莞挥挥手,叫他们先回去。
朝云和彪子十分感激,何德何能遇到这样的主子,来了这么些天了,院子里的姐妹们都只夸东家人有多好,有多尊重她们,都说只有在这里,才头一次体验到了,堂堂正正做个人的滋味,有时候竟能忘却自已奴籍的身份。
玉颜堂关了门,苏莞挽着苏母的手去了月满西楼,江遇准备了一桌满汉全席,等着大家。
苏莞今天赚了不少,她也没占这顿饭的便宜,晚上高兴,跟着喝了几杯梅子酒,竟然有几分醉了。
临了,她非要塞给骆掌柜二十两银子,当做今天的饭钱,是劝也劝不住。
骆掌柜无奈,又不敢接,只得求救般看向江遇。
江遇站在后面,苏莞有苏母与杨清清搀扶,他便用温柔宠溺的眼神看着她,面带笑意,接受到骆掌柜的目光,他微微颔首,骆掌柜才敢接下这烫手的银两。
苏大姑奶奶,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。
第203章-最在意的东西
苏莞是被三哥背着回的家,起初喝的时候,只觉得梅子酒甜甜的,不想后劲居然这么大。
她第二日起来以后,家里面就独剩江遇一人,以及几个侍卫了。
苏母去了玉颜堂帮忙,她昨晚答应了舅舅,要去看看作坊隔壁的院子来着。
头很疼,她自已到厨房去准备打热水洗漱,进去的时候却发现江遇也在厨房里,他正在灶堂前面烧火,锅里不知道在煮着些什么,正在咕噜咕噜的冒着热气。
“醒了?我给你煮了甜汤,昨夜你醉了,此刻肯定觉得头很疼吧?”
江遇拿了干净的碗和勺子,给她打了一碗热乎的甜汤。
苏莞心里一暖,嘴角止不住上扬,怎么办,江少爷亲自动手煮的甜汤,太戳人了。
“先晾一会吧,我去洗漱。”
苏莞先打水洗漱,江遇看她这些事情还要亲力亲为,可真不像是当老板的样子。
“你就没想过给自已配两个丫鬟伺候?如今你好歹也是玉颜堂的大东家了,这些事情还得自已亲力亲为,日后你出门谈生意,也总得带两个人在身边才像话。”
江遇说的也对,如今家里面的人都很忙,做饭什么的,还得苏母每天从作坊回来,再做一大家子的饭菜。
她赚钱也是为了让苏母享福,如今倒是让她一直跟着受累了。
“嗯,你说得对,府里得要几个洒扫伺候的丫鬟,后厨也得安排几个做饭的婆子。”
这些在府里做事的,不用买多机灵的,只要会做事就行,她身边也的确需要一个两个丫鬟跟着,日后出门谈生意可以带着。
三哥要不了多久就要参军了,如今想来,那招兵的告示,只怕很快就会贴到襄州来了。
“府里做洒扫的人可以去牙行随意买,但你身边伺候的人不能马虎,我给你安排两个会武功的,贴身保护你。”
江遇又开始替她去谋划了。
“不用了,你也不用事事替我着想,让我觉得,我离了你好像什么都做不成一样。”
这样会让她有种感觉,她在依赖江遇。
苏莞这话,疏离的让江遇心里难受,像是被刺扎了一样,他把甜汤递给她,语气略带委屈道:
“你不喜欢我对你好?”
“不是不喜欢,只是让我觉得,我凡事太过依赖你,要是以后形成了习惯怎么办?”
苏莞下意识的说出自已的内心所想。
“依赖我不好嘛?成为习惯不好吗?”江遇满眼期待的看着她。
“一旦成为了习惯,日后你要是不在我身边,我该去依赖谁?”
“我会为你打点好一切,尽管我不在你身边,你也有人可依。”
江遇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回答出这些话来。
不可否认,那一刻苏莞很感动,但她现在是他的谁?
现在的他们,就算是一对要好的朋友而已,她用什么立场去接受他对自已的这些好?
这段时间,她如果还不明白江遇对自已的心意,那她就是傻子了。
他喜欢自已,所以才会替自已做那些。
可在原著里,顾玥救了他,他就喜欢顾玥,现在变成自已救了他,他就喜欢自已了。
所以,他喜欢的人从来不是固定的,而是会根据剧情的变化,谁救了他,他就喜欢谁,这样的感情,让她难以接受,她不要这种掺杂着救命之恩的喜欢。
苏莞有什么就会说什么,她长了嘴,有话就要说清楚才行:
“江遇,你喜欢我对吗?”
江遇心里面咯噔一下,开始剧烈的狂跳起来,一股莫名的躁动,几乎要冲破他的嗓子眼。
他深吸一口气,冷静且深情的看着苏莞答道:
“是,我喜欢你,那你呢,你喜欢我吗?”
苏莞暂且先不回答他这个问题,而是也同样深吸了一口气:
“你喜欢我,是因为我救了你,你一开始是因为想要报答我坚持要救你的恩情,所以你对我好,只是在日积月累中,这份感觉逐渐变成了喜欢,如果我没让二哥救你的性命呢?而是一开始就选择了视而不见呢,救你的人变成了别人呢?
你再次遇到我,还会这么喜欢我吗?你会因为我对你视而不见所以讨厌我吗?你会喜欢上另外一个救你的人吗?你也会对那个人这么好,替她做这么多吗?
如果你只是要报恩的话,那你也已经报完了,你不欠我们什么了。”
苏莞问出这段话,江遇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作答。
但他也不可否认,他一开始想要对她好,是因为她救了自已,他想报恩。
只是没过多久,他就喜欢上了她,江遇也是第一次这么喜欢一个姑娘,他只知道,喜欢一个人就不想看她受到伤害,只想她一直能够平安顺遂。
他没想过这么多,他的感情在苏莞说了这些话以后,似乎变得不再纯粹了。
他有点被带偏了,在她连续问出这么多问题以后,他不知道怎么回答了。
是啊,如果救他的人不是苏莞,他以后再见到她,还会像现在那样不可自拔的喜欢上她吗?
恍惚中想起,其实在土地庙,并不是他和苏莞的初次见面,在更早之前,曾经在一个客栈,她不小心撞到了自已,只是当时的自已,没有注意过。
女人在感情中,总是那么的敏感,容易想太多。
苏莞人生中第一次对一个人心动,她只希望这段感情,就像是所有原始的感情那样,是互相被对方身上的某一种特质吸引,而不是因为这种狗血的带着救命之恩的滤镜,才会喜欢上她。
其实最让她难以释怀的还是因为原著,顾玥救了江遇,所以他喜欢她,尽管他对她的喜欢并不是很浓烈。
就是因为自已动心了,所以这些曾经不在乎的东西,现在变成了最在意的东西,就像是一颗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,结果长到一半的时候,一场雨下了好久好久,它的根渐渐被雨水腐蚀的酸酸的,快要烂掉了。
苏莞还是喝完了他给自已煮的甜汤,临了,她还说了一句,很好喝。
出了芙蓉小筑,苏莞一路上心事重重,什么时候已经走到了巷子的尽头都不知道,等她发觉的时候,已经快要撞上南墙。
第204章
冷战
苏莞折身回去,和舅舅一起,亲自去了隔壁的院子看了看,觉得不错,便给了舅舅银票,让他将院子给买了下来,再去打理打通的事宜。
有些问题问出口以后,苏莞竟然害怕再见到江遇了,因为她想知道他的答案是什么。
女孩子嘛,就是容易患得患失,要是遇到感情的事情,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话,那才叫不正常,要不就是不够喜欢,要不就是她还不懂什么叫喜欢。
苏莞之后又去了玉颜堂,忙活了一天才回去,昨天礼盒已经抢空了,今天的生意已经不如昨天了,但客人还是有不少的。
一直到晚上回去,她满是忐忑的进入家门,却发现那家伙已经搬走了,没继续住在苏家了。
苏莞开始反思,是不是自已上午说的话太重了?
可她更怕的是自已自作多情。
苏母还奇怪,怎么江遇走了也没打声招呼,她应该好好的给他做顿饭之后再走。
可要不是门口护卫的那几个侍卫还在的话,她们真以为他走了来着,苏母让苏莞去问问什么原因,是不是有什么急事,可傲娇如苏莞,她才不会主动去问呢。
后面是苏宸去问的,那些侍卫只说没离开襄州,也就是说还在城里,那必定是在月满西楼了。
苏莞是没后悔和他把话说清楚,他要是真心实意自会想通了再来解释。
第二日,她就去了一趟牙行,买了两个做洒扫的丫鬟,两个看门的家丁,两个在厨房日后负责做饭洗衣的婆子,还准备给自已挑一个称心如意的丫鬟伺候。
她问牙行的嬷嬷,有没有会点拳脚功夫的,她一介女子在这古代异世,出门做生意总得有个丫鬟在身边伺候,会点拳脚功夫也总不至于吃亏。
可惜,牙行只是贩卖奴隶,可若是叫这些奴隶学了功夫,日后反噬其身怎么办?
他们一个个的,怨气大得很,只是看着乖巧顺从罢了,如果还教他们武功,遇到天生坏种,岂不是助纣为虐?
罢了,挑不到合心意的,干脆就不挑了。
不过,她恍然间想起,原著中,女主也是要会功夫的丫鬟贴身保护,于是去了黑市的奴隶市场买奴隶,那里的奴隶们什么出身的都有,也有专门训练成打手的,就是为了迎合那些富人的需求,还能卖个高价。
只不过,从那些地方出来的女奴,水深火热之中杀出来的,心思不会做到绝对纯净,所以难以驯服,可一旦驯服,便是死忠。
她一个人当然不敢去黑市,而且还是奴隶市场,所以,她打算让三哥陪着自已去。
苏宸听说妹妹要去奴隶市场,他是十分震惊的,那种地方还是不要沾染的好,他不希望妹妹涉足。
可也是听说,她想要两个会武功的婢女贴身保护,所以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:
“要不这样,你在家里等着,如果你信得过三哥的话,三哥去给你挑,我是练家子,保管把武功最好的给你挑出来。”
这样也行其实,苏莞很信任三哥,于是点头把这事交给他去做了,还给他二百两银票,让他务必挑好,为求质量,哪怕只有一个也行。
苏宸拿了银子就去办事了,绝不磨叽。
与此同时,苏莞也把新买回来的那些奴仆家丁给安置好,他们都算作粗使,所以花不了多少银子就买到了。
家里平时也没什么客人,所以两个粗使丫鬟不仅仅要打理庭院,还得负责泡茶这些。
下午的时候,苏莞去了玉颜堂,杨清清正在看账本,学着自已做账给她看,不过这只是练习的草稿,真正的账本还不能给她做。
看过以后,苏莞还挺满意的,估计是舅舅在家里也教过了,她把一笔一笔记得比较清楚,字迹也很工整。
不过那个算盘的话,苏莞自已也搞不清白,于是她便把九九乘法表交给她,让她背下来。
杨清清觉得,这九九乘法表真是有意思,竟然让人在面对算术方面豁然开朗了,背下来之后,那些口诀就像是记在了心里,心算起来更加快了。
她还有一个事要告诉苏莞,就是家里托媒婆去给她说的亲事已经有眉目了,说了襄州城几家门当户对的人家,家里面也有自已的营生,家庭成员简单,杨清清嫁了以后,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需要维持,也不需为了生计发愁。
“媒婆给我看好了两门亲事,那边已经看过我的画像了,觉得合适,便都约了相看,我想让你陪我一起去,帮我看看。”
她叫苏莞陪她去,苏莞应该要高兴的,可问题是她也是个没有婚配的闺阁女子,去这种场合不太合适,可她又不好拒绝杨清清。
“你们约在哪个地方见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