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
18px
字体 夜晚 (「夜晚模式」)

第34章

    “先生过奖了,我身在其位,在药堂好好做事本就是应该的,至于勤学好问,承蒙林大夫看得起,愿教授我药理之识,自当认真对待。”

    当初,他已然年满十七,家里的弟弟们都长大了,农活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干了,他就想着出来找活干,好补贴家用,然后找到了积善堂的打杂伙计这份工。

    积善堂的林大夫发现了他嗅觉灵敏这一要点,认为他是个学医的好苗子,这才破格提升他为学徒,教他药理知识的。

    老先生听苏慕的回答,也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:

    “言行举止得体,为人谦虚有礼,林善祥好眼光呐!”

    老先生口中的林善祥便是这积善堂的林大夫,同时也是积善堂的东家。

    第085章-视若珍宝

    “您太过奖了!”苏慕都不好意思了,被一位老先生这么夸赞。

    “哈哈,老夫从不乱捧人,如果大家对你的说法都不好,那老夫自然不会说这些,若是一个人觉得你好,那你也不一定真的好,可是大伙儿都觉得你好,那你这个人,必定有过人之处”老先生爽朗一笑,捋着自已的胡须。

    苏慕不好意思的挠挠头,随后,他很严肃且认真的朝着老先生鞠躬作揖:

    “不知先生名讳,但晚辈要多谢先生赐书之恩,令晚辈受益良多,每有不解之处,也多亏有先生给的书,方能茅塞顿开!”

    “那书你都看完了?”老先生笑着问他。

    苏慕点点头,继续保持着作揖的动作。

    “不必多礼,当初老夫亦是见你有些天赋,这才赠书与你,既然你已经看完了,那老夫考考你,你可愿意?”

    老先生要考他,那就说明先生也是学医之人,苏慕当然愿意,学无止境,虚心求教,方可进步。

    “当然愿意,如果晚辈有见解不周的地方,还请先生不吝赐教!”

    “好,跟我去后院吧,莫在前厅占了地方,误了病人看诊!”

    老先生起身,轻车熟路往积善堂后院去,苏慕看向林大夫,他今天是该做事的,可是他也不想错过这样的好机会。

    于是他想和林大夫请求,给他一点时间。

    不曾想,没等他开口,林大夫就笑着看着他,主动道:

    “你去吧,前厅暂时不用人!”

    于是,苏慕跟着老先生去了后院,老先生已经在院子里坐下了,院子里还备了好茶好点心,可见他与林大夫相识相熟,乃是积善堂的贵客。

    “年轻人,坐吧!”老先生招呼他坐下。

    “爷爷,你大清早的又在为难谁呢?”

    苏慕才刚刚坐下,一道少女的声音便猝不及防的钻进耳朵里。

    偏头看去,一个穿着鹅黄色棉裙的少女正提着裙子步伐轻快走来。

    少女眉目如画,唇红齿白,清丽俏皮。

    乍一看与苏莞的风格差不多,但苏莞的五官更显明媚,她则是偏向淡雅。

    年纪看着应该比苏莞还要大上两岁。

    可能,桃李之年的姑娘们,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吧!

    因着家中有妹妹的缘故,苏慕多看了她几眼,随即挪开了目光,微微低头。

    “你这丫头,牙尖嘴利的,我怎么就为难人了?”老先生看向自已的孙女,语气和表情都很宠溺。

    而少女此刻的注意力并不在他爷爷身上,而是歪着头去看苏慕,眼神里充满了探究。

    苏慕感受到她的目光,下意识抬头望去,两道视线撞到一起,少女怔愣过后,便迅速脸红,心虚的低下了头。

    “好了,爷爷我要考考这年轻人,你在旁边莫要打岔!”老先生言归正传,还是正事要紧。

    “知道了爷爷!”少女乖巧应答。

    之后,老先生便开始给苏慕出题,都是那两本书上面的知识,一部分和解毒有关,一部分则是涉及到书上的药材,它的药理,副作用,生长环境,苏慕一一对答如流,老先生十分满意,不停的捋着胡须点头,看苏慕的眼神也越发欣赏。

    之后,他又让人拿来了许多的药材和药丸,让苏慕蒙着眼,光凭嗅觉去辨认。

    如果之前他还是欣赏,那么在见识过苏慕的天赋以后,他的眼神变成了欣喜,差点没压制住高兴的情绪。

    最后,老先生让孙女去拿了几本书出来,交给苏慕。

    “孩子,这是老夫这些年从医,自已编撰的几本书,什么疑难杂症,上面都有记载,也算是老夫的毕生所遇,所学,你把这些书都拿回去好好看看,下次有空,我还会来找你,希望你还能给我惊喜!”

    老先生还有最后一道考验等着他,就看苏慕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到底有多深了。

    且如今近年关,许多事情,也得等来年再议了。

    苏慕受宠若惊,但是他抱着对医术的向往,接下了这几本书,并视若珍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大集这日,苏宸和苏昀,以及苏莞三人,拉着两百份沙琪玛上集市摆摊。

    今天山羊坳要去赶集的人也很多,老洪头还得分两趟去拉,苏莞她们三兄妹赶上了第一趟。

    苏奕和江遇则是留在家里看家,家里一众牲畜,总不能没人打理。

    今天是大集,要想找个合适的摊位还真是不容易。

    人真是太多了,十里八乡的全来集市了,还有县里的居民们,整个集市水泄不通,都是来打年货的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位置摆下,才刚刚开摊就已经有生意上门了。

    全靠苏昀他们走村串巷,也算是把知名度给撂了一点出去,还省的在街上大声吆喝了,去了那么多村子,总有不少吃过沙琪玛的,只要你吃了合胃口就会惦记。

    今天生意很好,都不用他们怎么推销,这客源就源源不断的上门。

    这个买一份,那个买两份,大家随意试吃,冲着他们这一点,都有不少乐意捧场的。

    很快就卖出去了差不多一半,苏昀负责给他们拿货,苏莞负责收钱点钱,苏宸维持秩序,三兄妹配合默契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还接了一个大单子,城北刘员外家收媳妇,要订购二百份沙琪玛,十天之后送达。

    据说,他们是霍府推荐过来的,签了订单,给了定金,这生意就算是接下来了。

    那天霍员外的寿宴办的十分成功,沙琪玛广受好评。

    一天下来,两百份沙琪玛卖了个干净,卖了二十八两银子,加上刘府的十五两定金,一共是四十三两。

    回去之前还得采买材料,爹娘后天也就回来了,苏莞准备多买点肉,再买两只鸡,买两条鱼回去。

    鱼就在集市上的鱼摊上面买,鸡的话路过蔡奶奶家里去抓就行了。

    还有鸡蛋,需求太大了,按照比例消耗太大,但是又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明天还得去附近的那些村子统一去收,能收多少是多少。

    还有一场集市是半个月以后,到年底之前一共还有两场集,大年是在正旦后半个月。

    去州府卖沙琪玛就选择正旦前,正好还能连着灯会一起看了。

    这一单生意,必赚!

    第086章-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

    集市结束以后,看着时间还早,苏莞跑了一趟书铺,想要买几本关于治理水患,和防治旱灾的书籍。

    她想把这些书给大哥送去,让他好好看一下,多少也算是心里有个底。

    但是这类书籍特别少,苏莞几乎找遍了整个书铺也难以找到一本有关于天灾方面的书籍。

    又或者说是,治理水患这件事,一直都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根本没有人能够从根源去杜绝。

    但按照苏莞在后世学到的知识来看,她多少还是明白一些的。

    逛完整个书铺都徒劳无功,苏莞只得随便买了一点吃的东西就去找大哥去了。

    苏昀和苏宸只当她逛书店是想给大哥买书,只是没找到想要的而已。

    之后,苏莞买了半只烧鸡,一些果干,又拿了两份沙琪玛,这才去了仲云书院。

    既然没法拿书给他看,那就只能把话题往这方面引了。

    来到仲云书院,依旧是她一个人进去,两个哥哥在外面等候。

    这一次过来,苏莞正好赶上苏璟没有上课,她在会亲亭里面等着他,苏璟几乎是一听到苏莞来找他了以后就立马过来了。

    “莞莞,你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看见妹妹来了,苏璟心里还是特别高兴的,他在书院这些年,家里很少有人来看他。

    “大哥读书辛苦,来给大哥送点好吃的,顺便汇报一下家中近来的情况!”

    苏莞把买给他的吃的全部推到他面前。

    “莞莞,你怎么又买这么多吃的,我平时也不爱贪零嘴,你来看大哥,大哥便很高兴了,何须破费?”

    “大哥,这是四哥赚的钱买的,是他请你吃的!”苏莞解释道。

    听说是苏昀赚了钱,那苏璟就好奇了起来:“说说看,你四哥又想了什么鬼点子了,他还能赚钱了?”

    明显,苏璟是不太相信的。

    苏莞就把她们最近在做沙琪玛生意的事情,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苏璟,包括后天爹娘辞工回家的事情也说了。

    苏璟听到最后,忍不住笑了,笑他们这几兄妹主意多: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,主意是你想的,这点心也是你教的,苏昀是出力气的那一个,他还得给你们发工钱!”

    确实是这样,虽然主意是她想的,也帮他干活了,但是她们也得了工钱,不算白干。

    “没错,就是这样,四哥到今天为止,除去支出的银子,已经攒了差不多八十两了,就连我,以及三哥五哥他们加起来都快挣他二十两银子的工钱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呀,确实是聪慧,怎么知道这么多赚钱的主意?我们这些个当哥哥的,倒是远不如你厉害了!”苏璟是真的感叹,苏莞这头脑,还真不是一般的好使,最主要是她懂得还多,能说会做的。

    百八十两的在她看来,居然轻轻松松就能赚到。

    “大哥也很厉害,将来给我们考个状元回来看看,我们这些都是小把戏而已!”苏莞开始把话题往科举上面引。

    “莞莞,你也太抬举我了,这状元哪是想考就能考的?”苏璟还是谦虚了,他不敢把自已往这么高的位置上捧。

    不过,他倒是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的,只有状元才是真才实学,才是对他这么多年努力求学的承认,榜眼拥有屈居状元之下,而探花郎又得品貌俱佳,他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已是个空有其表的花架子。

    “大哥一定能行的,话说,大哥对于殿试的把握有几分啊?”苏莞持续套路之中。

    “入殿试的把握我还是有的,至于进土前十甲,那就不敢保证了,当今圣上惊才绝艳,年年出题都难道一片学子,也不知道明年的题会不会简单一些!”

    不等苏莞说到这上面,苏璟倒是自已说了,而且他神情瞬间变得紧张无比,可见这也是他的忧虑之处。

    乡试已过,会试他也有把握,只是最后的殿试他有点没谱。

    他这一届,殿试的题目是最难的,有关于水患治理。

    按照规矩来说,苏璟如今已经是举人了,但是文书还未下达,他依旧还是秀才,此次乡试他是第二名,但等到今科科举结束,不管他有没有考中进土,他们家以后便靠着他举人的名头,免除赋税,他此后每月还能领二两补贴银外加五斗米。

    正因为如此,何娇兰她们家才会完全打上苏璟的主意。

    “那大哥有没有想过圣上会出什么题?”

    苏莞继续问他,苏璟也不藏着掖着,如实把自已的想法告诉她:

    “按照历年的题目来看,考的不是策论,便是诗赋,而当今圣上爱诗词歌赋,学子们都说,今科应该也是诗赋的可能更大!”

    苏莞闻言,意会的点点头,顺理成章的说出自已的想法:

    “大哥,我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,女子不该议政,这是要杀头的,但事关大哥前途,我还是想多几句嘴!”

    苏莞特意挪到了苏璟身边,和他小声嘀咕。

    毕竟她接下来要说的事关政事,在这个封建刻板的年代,女子说这些,便是禁忌。

    苏璟也意识到她要说的不是什么能被人听去的话,但是苏莞说事关他的前途,且凭他和苏莞这几次的相处来看,她不是一个莽撞的人,他信她不是空穴来风。

    “莞莞你且说,小声些便好!”苏璟还特意看了看四周,确认无人听墙角。

    得了大哥的允许,苏莞这才开始直言不讳:

    “大哥,依我看,不如咱们做两手打算,策论与诗赋,哪个题你都得押,诗赋的话,我相信对大哥来说不是问题,但是就策论的话,大哥也得好好想想,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呢,我听说咱们缙国有多地频发水患,圣上忧思不已,时常因为得不到好的应对策论而夜不能寐,更是在朝堂上大发雷霆,

    我就想着,万一今科殿试圣上想着广纳良策,便出了与治理水患有关的题,大哥您也不算是毫无准备,况且,就算是圣上没出此题,若是大哥将来入了仕途,也免不得为圣上分忧,多积累一些治理水患方面的良策,也是有益无害的。”

    第087章-我本是女娇娘

    苏璟听完,神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,苏莞说的太有道理了,从某些方面来看,确实有很大的可能,今年会出策论题,事关水患治理。

    他近来亦有所耳闻,听说宣河流域的百姓苦不堪言,近几年几乎年年发生水患,下河流域的城镇被泥沙覆盖,上千亩水田麦地,颗粒无收,派去治水的官员们却只知道填补,根本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,然灾害不断,赋税不减,导致宣河流域一带十分贫瘠。

    春季多雨,年初清河县还参与了捐赠赈灾粮的募集,各地都在开放粮仓驰援灾地,可水患一日不除,宣河百姓们则一日不得安宁。

    “清河县从未发生过水患,最多也只是山体崩塌,河坝决堤,造成的后果也不算严重,今日才发现,我所处安定之地,从不知居安思危,若非莞莞一言,教我醍醐灌顶,我怕是还将自已困于诗词歌赋,风花雪月之中,

    如莞莞所言,哪怕殿试的题目不是这治水策论,可来日我若是成了土大夫,为替圣上与百姓分忧,也该好好的去学习一下治水患之策论才是!”

    苏璟的脑子真的转的很快,他并不是只会读死书的古板书生,他是懂得变通的,会接受与采纳他人的建议,他日若是做了官,百姓们也只需要他这种听劝的官,不需要那些只会一意孤行,固执已见的上位者。

    “大哥能这么想就对了,所以说,还是得看实事世事才是,不能将自已困于一隅之地。”苏莞庆幸她的大哥是个好打交道的,但凡脑子一根筋一点,都不可能这么快转过弯。

    “莞莞放心,经过你提醒,我之后会多去搜罗一些有关于水患治理的书籍,宣河水患已经是多年来的顽疾,前往探路的先人不在少数,总能留下一些有用的记载!”

    苏璟对苏莞郑重承诺,他说的对,历朝历代前往宣河治水的官员不在少数,总能留下一些有用的信息。

    “我相信大哥!”苏莞目的达成,笑的十分明媚。

    只是,苏璟的疑惑,也随即而来:

    “莞莞,你怎么会知道这些,还懂这么多?”

    苏莞闻言,脸上的笑容差点挂不住,她没想好措辞,嘴唇嗫嚅了几番,支支吾吾的编了个理由:

    “我今日在集市上听见一桌茶客在谈论这些,便联想到这些隐患,心中不安,便赶着来提醒大哥您,年后就是春闱,留给大哥准备的时间已然不多,

    而且,我曾在顾家待了十几年,顾老爷走南闯北的做生意,所见所闻涉猎广泛,他做生意回来,经常会说起这些政事和实事,我便听了许多,所以懂得自然也就比较多!”

    她一番说辞,滴水不漏,苏璟听完丝毫不曾怀疑,反而赞许的点头:

    “果然,富贵之家养出来的孩子,眼界与见识广泛,这一点我需得承认,所以我日后更需努力,为自已拼个锦绣前程,也叫我的子孙后代,个个能做见多识广的人物!”

    苏璟虽然讨厌那些有钱人家的自负和目中无人,但又不得不承认,人家懂得就是比你多。

    “大哥能有这样的想法是很极好的,嘿嘿!”

    苏莞聪慧过后,笑的有点傻气,她在心里默默给自已顺毛,还好自已机智,给忽悠过去了。

    要是让人知道自已有预知能力,会被当做妖女拉去祭天吧?

    “莞莞,那你对于治理水患可有什么见解?”苏璟就着这个实事开始来劲了,居然拉着苏莞畅谈。

    苏莞呢,也乐意把自已懂得都告诉他:

    “我认为应该在宣河流域一带,鼓励植树造林,树木与植被可以很好的挡住部分泥沙,缓解下河流域泥沙覆盖的问题,还有多修建堤坝也是必不可少,在这个基础上,还得加宽加深河床,亦是一种牵制洪水的办法,

    或者开渠引流也行,把水源连通一些降水量少的地区,还能很好的防治旱灾呢,一举两得,但是这个工程浩大,很耗费人力物力,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,有些劳民伤财了,还有灾后重建,可以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,兵民一体,这样一来,灾民们也能参与到灾后重建,用劳动换取粮食,还能加快重建进度!”

    好家伙,苏莞懂得可不是一点半点,几乎是面面俱到了,苏璟感觉自已都不用查什么典籍了,光听她说的这些就很有道理了。

    她提出的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,比只会一味填补堤坝有用多了,至少能改善当地的情况。

    苏璟满脸都是惊喜,看着苏莞的眼神,既是激动,又是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“大哥,你这么看着我作甚?”苏莞很心虚。

    “莞莞,你好厉害啊,你若是个男儿身,那还有我们什么事?”苏璟差点把自已的妹妹当成崇拜对象了。

    但还好不是质疑她,苏莞在心里想着,要不然她又不知道怎么解释了,这些知识和想法,在书上可是看不到的。

    不过,她也是借着自已在后世的便利,网络的发达才懂这些的,和她本人聪不聪明没有一点关系。

    “那没办法大哥,我本是女娇娘啊!”她特意逗趣一番,惹得苏璟发笑。

    进来也有半个时辰了,两个哥哥还在外面等着,她完成了任务就该走了。
← 键盘左<<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+ 标记书签下一页 >> 键盘右 →